七成职工难享带薪休假
来源:上班啦浦江人才网 | 发布日期:2014-09-29 22:57 | 点击:2808
导语:中国人的带薪休假天数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连屈指可数的假期也在各种“职场潜规则”中被盘剥殆尽。近年来黄金周旅游连创高峰,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弊端渐成社会热点问题,究其原因,在于用人单位过于强势、相关监督缺位,导致职工带薪休假多年来难以落实,更不可能实现错峰出行。
“十一”黄金周将近,网络上吐槽长假的各种段子开始盛行,诸如“1号在家看高速堵车、2号在家看景区排队、3号在家看酒店涨价”这样的调侃引起众多共鸣。人多、车多、门票贵、住宿贵,出游体验大打折扣,国人对法定假期的弊端心知肚明,却仍然一窝蜂地涌向各个城市和景点、创下年复一年的旅游业新高。但该被吐槽的并不是他们,在中国现行的假期制度下,这样的怪象实属无奈之举。当带薪休假、错峰休假等多样化的休假制度尚未完善时,在法定假期出行是国人仅有的选择。
一、中国人享受全世界最短的带薪休假
在周末假期方面,现行的每周五天工作制最早是由美国在1930年开始采用的。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,新中国在成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一直实行每周只休一天、每天工作8-10小时的制度。直到1995年5月1日,中国才正式实行五天工作制度。双休日走进中国人的生活,比美国整整落后了65年。
在带薪假期方面,中国目前拥有包括春节、五一、中秋等在内的11天法定假期。此外,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中规定:“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,年休假5天;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,年休假10天;已满20年的,年休假15天。”因此,中国劳动者每年可享受到最短16天、最长26天的带薪休假。全年的带薪休假仅有半个月,这样的水平无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、还是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相比都差之甚远(详见下图)。
二、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闹心的法定假期
1、人多又挨宰,节日出游成“劫日”
盘点近年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发生的新闻,负面消息远远超过正面。例如多地景点门票一涨再涨,逛遍庐山需花1792元;又比如今年5月2日,京藏高速出京方向堵车达40公里。至于机票价格大幅上涨、酒店及餐饮业疯狂宰客现象更是司空见惯。
2、景区超负荷运转遭严重破坏
每年法定节假日、尤其是“黄金周”期间,全国著名旅游景区日接待人次都远超其最大接待量的5-10倍,对自然景观、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极其严重。而随地吐痰、乱丢垃圾、乱写乱刻、攀爬树木等游客不文明行为更是让景区成为被“洗劫”的重灾区。
3、“假日经济”让旅行初衷不知不觉变味
对于上班族而言,假期出游的意义原本是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,亲近自然、放松身心,如今却沦为令人苦不堪言、比上班还累的差事。抢着排队、抢着买票、抢着拍照、抢着占座、抢着上厕所,马不停蹄、神经高度紧张,体验慢生活的乐趣早已消失于“假日经济”的铜臭味中。
三、中国多数劳动者难享受带薪年休假
1、规定:所有职工均可休假
《宪法》第43条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。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,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;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。2008年1月1日,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施行,同年9月18日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出台,明确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。
2、现实:不同人群差距悬殊
a.七成职工无福享受 私企完败国企
据媒体统计,中国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仅有三成;2008年的一项媒体调查表明,超过半数的职工所在单位根本不实行带薪休假。
此外,仅六成私企职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。而在行政机关,这一比例达到98.2%,在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,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7%、96.5%和95.4%。
b.普通打工者不知年休假为何物
与私企职工相比,处于社会底层的打工者群体被剥夺了更多的合法权利,由于监督不到位、加之打工者法律意识淡薄,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“带薪年休假”为何物。此外,打工者的工作内容多为计时或计件性质,长达数天的年休假会直接导致收入减少,也影响了他们休假的积极性。
3、探因:为何带薪休假落实难
首先,随着人力成本上升,用人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意味着用工成本增加;其次,单位和职工的地位并不对等。职工一旦要求落实休假权,就业权可能就得不到保障;三是执法监督不到位,规定的处罚力度不够;四是部分国人休假意识不强、过分“敬业”,宁愿牺牲假期换取金钱补偿。
四、假日办走了,带薪休假就不远了吗?
2013年2月,国务院颁布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—2020年)》,强调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,到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;2013年10月1日,中国首部《旅游法》正式实施,此前媒体报道曾对其寄予厚望,称职工带薪休假权将借此得到保障。如今《旅游法》实施已满一周年,带薪休假的落实进程却仍在原地踏步。
从1982年专家提议到1995年正式实行,“五天工作制”的落地经历了13年;从《劳动法》中的一个条款到成为一个具体的实行条例,带薪休假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经历了12年。新规出台的过程总是反复而漫长,今年9月15日,存在了14年的“全国假日办”被撤销,其职能并入部际联席会议,此举被解读为从“黄金周”转向“带薪休假”的政策变化,虽寄托了公众的美好期待,但目前下结论还是为时尚早。
某旅游网站今年初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》显示,八成游客希望选择带薪休假错峰旅游,只有少数选择在黄金周和春节期间出行。然而,当更合理的休假制度和具有强制力的落实措施出台之前,国人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,在等待中奔向下一个公共假期的无奈“囧途”。
结语:落实带薪休假不但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,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维权机制。用人单位也应充分意识到劳动与休息的合理关系,对休假权利充分尊重,并使带薪休假逐步踏上良性轨道。
“十一”黄金周将近,网络上吐槽长假的各种段子开始盛行,诸如“1号在家看高速堵车、2号在家看景区排队、3号在家看酒店涨价”这样的调侃引起众多共鸣。人多、车多、门票贵、住宿贵,出游体验大打折扣,国人对法定假期的弊端心知肚明,却仍然一窝蜂地涌向各个城市和景点、创下年复一年的旅游业新高。但该被吐槽的并不是他们,在中国现行的假期制度下,这样的怪象实属无奈之举。当带薪休假、错峰休假等多样化的休假制度尚未完善时,在法定假期出行是国人仅有的选择。
一、中国人享受全世界最短的带薪休假
在周末假期方面,现行的每周五天工作制最早是由美国在1930年开始采用的。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,新中国在成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一直实行每周只休一天、每天工作8-10小时的制度。直到1995年5月1日,中国才正式实行五天工作制度。双休日走进中国人的生活,比美国整整落后了65年。
在带薪假期方面,中国目前拥有包括春节、五一、中秋等在内的11天法定假期。此外,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中规定:“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,年休假5天;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,年休假10天;已满20年的,年休假15天。”因此,中国劳动者每年可享受到最短16天、最长26天的带薪休假。全年的带薪休假仅有半个月,这样的水平无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、还是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相比都差之甚远(详见下图)。
二、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闹心的法定假期
1、人多又挨宰,节日出游成“劫日”
盘点近年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发生的新闻,负面消息远远超过正面。例如多地景点门票一涨再涨,逛遍庐山需花1792元;又比如今年5月2日,京藏高速出京方向堵车达40公里。至于机票价格大幅上涨、酒店及餐饮业疯狂宰客现象更是司空见惯。
2、景区超负荷运转遭严重破坏
每年法定节假日、尤其是“黄金周”期间,全国著名旅游景区日接待人次都远超其最大接待量的5-10倍,对自然景观、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极其严重。而随地吐痰、乱丢垃圾、乱写乱刻、攀爬树木等游客不文明行为更是让景区成为被“洗劫”的重灾区。
3、“假日经济”让旅行初衷不知不觉变味
对于上班族而言,假期出游的意义原本是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,亲近自然、放松身心,如今却沦为令人苦不堪言、比上班还累的差事。抢着排队、抢着买票、抢着拍照、抢着占座、抢着上厕所,马不停蹄、神经高度紧张,体验慢生活的乐趣早已消失于“假日经济”的铜臭味中。
三、中国多数劳动者难享受带薪年休假
1、规定:所有职工均可休假
《宪法》第43条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。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,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;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。2008年1月1日,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施行,同年9月18日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出台,明确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。
2、现实:不同人群差距悬殊
a.七成职工无福享受 私企完败国企
据媒体统计,中国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仅有三成;2008年的一项媒体调查表明,超过半数的职工所在单位根本不实行带薪休假。
此外,仅六成私企职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。而在行政机关,这一比例达到98.2%,在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,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7%、96.5%和95.4%。
b.普通打工者不知年休假为何物
与私企职工相比,处于社会底层的打工者群体被剥夺了更多的合法权利,由于监督不到位、加之打工者法律意识淡薄,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“带薪年休假”为何物。此外,打工者的工作内容多为计时或计件性质,长达数天的年休假会直接导致收入减少,也影响了他们休假的积极性。
3、探因:为何带薪休假落实难
首先,随着人力成本上升,用人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意味着用工成本增加;其次,单位和职工的地位并不对等。职工一旦要求落实休假权,就业权可能就得不到保障;三是执法监督不到位,规定的处罚力度不够;四是部分国人休假意识不强、过分“敬业”,宁愿牺牲假期换取金钱补偿。
四、假日办走了,带薪休假就不远了吗?
2013年2月,国务院颁布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—2020年)》,强调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,到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;2013年10月1日,中国首部《旅游法》正式实施,此前媒体报道曾对其寄予厚望,称职工带薪休假权将借此得到保障。如今《旅游法》实施已满一周年,带薪休假的落实进程却仍在原地踏步。
从1982年专家提议到1995年正式实行,“五天工作制”的落地经历了13年;从《劳动法》中的一个条款到成为一个具体的实行条例,带薪休假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经历了12年。新规出台的过程总是反复而漫长,今年9月15日,存在了14年的“全国假日办”被撤销,其职能并入部际联席会议,此举被解读为从“黄金周”转向“带薪休假”的政策变化,虽寄托了公众的美好期待,但目前下结论还是为时尚早。
某旅游网站今年初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》显示,八成游客希望选择带薪休假错峰旅游,只有少数选择在黄金周和春节期间出行。然而,当更合理的休假制度和具有强制力的落实措施出台之前,国人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,在等待中奔向下一个公共假期的无奈“囧途”。
结语:落实带薪休假不但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,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维权机制。用人单位也应充分意识到劳动与休息的合理关系,对休假权利充分尊重,并使带薪休假逐步踏上良性轨道。